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!手机版

88小说网 > 其他类型 > 三国:我黄巾之子,继承三十万大军袁绍公孙瓒最新章节列表

三国:我黄巾之子,继承三十万大军袁绍公孙瓒最新章节列表

东汉末年分三国 著

其他类型连载

“渠帅,一定要胜啊!”“渠帅万胜!”张靖行军在卢城与肥城的官道上,沿途百姓纷纷将目光投向大纛,眼中满是期盼与忐忑。自发为大军送去祝福。“将军!”就在这个时候,一名年纪约莫十三四岁的少年,在官道旁大声道:“俺也要从军。”“好,汝可留下姓名!”战马上的张靖闻言,朝那名少年望去,只见少年生得魁梧,便高声应道:“待大军归来之际,汝可入营,为太平盛世征战四方。”说完,便头也不回。随着大军远去。“将军!”少年见张靖回应自己,当即大受鼓舞奋力高喝道:“俺叫潘璋,您可莫要忘了啊!”“记住了!”张靖也不回头,背对着潘璋挥了挥手。“潘璋?!”待张靖回味过来,才觉得这个名字有点耳熟。“原来是他……”待思索片刻,张靖总算知道潘璋是何许人也,这位可是后来的东...

主角:袁绍公孙瓒   更新:2024-11-16 10:01:00

继续看书
分享到:

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

男女主角分别是袁绍公孙瓒的其他类型小说《三国:我黄巾之子,继承三十万大军袁绍公孙瓒最新章节列表》,由网络作家“东汉末年分三国”所著,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,本站纯净无弹窗,精彩内容欢迎阅读!小说详情介绍:“渠帅,一定要胜啊!”“渠帅万胜!”张靖行军在卢城与肥城的官道上,沿途百姓纷纷将目光投向大纛,眼中满是期盼与忐忑。自发为大军送去祝福。“将军!”就在这个时候,一名年纪约莫十三四岁的少年,在官道旁大声道:“俺也要从军。”“好,汝可留下姓名!”战马上的张靖闻言,朝那名少年望去,只见少年生得魁梧,便高声应道:“待大军归来之际,汝可入营,为太平盛世征战四方。”说完,便头也不回。随着大军远去。“将军!”少年见张靖回应自己,当即大受鼓舞奋力高喝道:“俺叫潘璋,您可莫要忘了啊!”“记住了!”张靖也不回头,背对着潘璋挥了挥手。“潘璋?!”待张靖回味过来,才觉得这个名字有点耳熟。“原来是他……”待思索片刻,张靖总算知道潘璋是何许人也,这位可是后来的东...

《三国:我黄巾之子,继承三十万大军袁绍公孙瓒最新章节列表》精彩片段


“渠帅,一定要胜啊!”

“渠帅万胜!”

张靖行军在卢城与肥城的官道上,沿途百姓纷纷将目光投向大纛,眼中满是期盼与忐忑。

自发为大军送去祝福。

“将军!”

就在这个时候,一名年纪约莫十三四岁的少年,在官道旁大声道:“俺也要从军。”

“好,汝可留下姓名!”

战马上的张靖闻言,朝那名少年望去,只见少年生得魁梧,便高声应道:“待大军归来之际,汝可入营,为太平盛世征战四方。”

说完,便头也不回。

随着大军远去。

“将军!”

少年见张靖回应自己,当即大受鼓舞奋力高喝道:“俺叫潘璋,您可莫要忘了啊!”

“记住了!”

张靖也不回头,背对着潘璋挥了挥手。

“潘璋?!”

待张靖回味过来,才觉得这个名字有点耳熟。

“原来是他……”

待思索片刻,张靖总算知道潘璋是何许人也,这位可是后来的东吴名将,兖州东郡发干人氏。

年少之际家境贫寒。

后来举家迁入扬州吴郡,于四年后结识在阳羡任县长的孙权,从而起家。

“也就是说,这小家伙如今,并没有举家迁往吴郡?”

想到这些。

张靖稍作沉吟,便不再多想。

“璋儿。”

在张靖远去之后,潘璋身边的一名中年,面色难看低声道:“难道你真的决定要加入黄巾,要知道那可是反贼,万一此役输了,可就麻烦了!”

中年正是潘璋的父亲。

他们一家本是东郡发干人氏,原本一家过得不说衣食无忧,但勉强够上温饱还是可以。

可随着兖州局势变化。

加上徐州陶谦客居发干,上来就毫不客气,在发干各地开始征粮,致使发干百姓苦不堪言。

眼看兖州越来越乱。

听闻扬州显有战事发生,他们一家就有了迁往扬州的念头。

谁曾想途经卢县的时候。

遇到太平道施粥,本着家里不富裕,占点便宜就走的念头,他们一家也同其它百姓一般前来取粥。

于是就麻烦了。

他们领了粥以后,便被一群黄巾盯上了,在后者晓之以情,动之以理的言语下,他们所携带的粮食,被尽数充公。

可谓是偷鸡不成蚀把米的典型。

现在他们想走都走不了。

除非愿意饿死在路边。

“输赢不好说。”

潘璋正色道:“以孩儿这两天对黄巾的观察,其青壮的神采面貌,远非其他贼寇可比,有此强卒,同曹使君的成败,尚在两可之间。”

“不过咱家如今,已然无路可走。”

“若黄巾得胜,咱家可分田地数十亩,远超在发干之际的田产。”

“而且此地离发干不远。”

“说不定咱家的田地,还能分到祖地附近也说不准。”

说到这里。

潘璋面带不甘道:“至于黄巾战败,那咱家只能听天由命了,若亡于战祸之中,那也只能是命该如此。”

“哎!”

中年父亲闻言不由叹了口气道:“都怪我,若非是我贪心,潘家又哪能有今日之祸。”

“不过为父还是有些担心。”

“就算黄巾一时得胜,毕竟他们是乱党,恐怕难以持久,早晚会被朝廷剿灭,到时候又该如何是好。”

“万一黄巾赢了,又不分良田该怎么办?”

“……”

“好了父亲!”

听着父亲的絮絮叨叨,潘璋有些心疼,又有些不喜道:“如今无论黄巾成败,咱们潘家都没得选,不是吗?”

“哎~都怪我!”

中年父亲闻言,面色一阵变幻,最后还是忍不住叹息了一声。

日中之际。

张靖行至肥城。

“主公!”

阙宣恳求道:“末将请战,此城可由元绍代为镇守,有青壮十余万,定能保肥城无虞。”

“阙宣。”

张靖开口道:“如今我军老卒悍将尽数出征,肥、卢二城乃我军命脉,不容有失,父亲在世之际,就属你最为沉稳。”

“肥城亦比不得卢城坚固。”

“由你镇守此地,吾才能安心出征,出战之议莫要再提了。”

“若此行顺利。”

“明日便有捷报传回,若汉军敢攻取此城,你可出城配合我军,前后夹击汉军,本将允你相机而决。”

肥城距离卢城,约五十里左右。

而肥城距离无盐,也就六十里左右。

也就是说。

如果肥城遭受袭击,在攻打无盐的张靖,可以尽快做出安排,应付起来比之卢城要轻松得多。

但肥城城高不过两丈余。

也就是五米上下,由泥土夯实而成。

这也给攻城方。

带来了极大的便利,守城方面要比卢城难得多。

不过张靖并不担心城池会被攻破。

不提数万青壮在内。

他还给攻城方准备了一份厚礼。

“末将领命!”

阙宣见主公话都说到这种程度,当下也不再强求,恭敬抱拳铿锵道:“誓死与肥城共存亡,愿主公早日得胜归来。”

“安心便是!”

张靖微微颔首,拍了拍阙宣的肩膀,随后打马出城。

待张靖领军离开城门。

阙宣在城楼上方,望着大军远去的身影,举起右拳高声喝道:“主公万胜!”

“主公万胜!”

听闻此言的城内士卒,也纷纷放声齐喝。

“主公万胜!”

“主公万胜!”

远在城外的张靖等人,也察觉到了身后的动静,麾下的将士也受到感染,纷纷齐喝出声。

“主公,一定要胜啊!”

得到回应的阙宣,脸上也闪过一丝紧张,非是他对大军没有信心,而是黄巾历来鲜有胜绩。

哪怕有着投石车。

他心底还是有些担心。

申时三刻。

乞活军的先头部队,已抵达无盐城二十里外的章县,于汶水河畔屯兵。

城内曹操自然早早得到消息。

“哼,张玉衡好大的胆子!”

听到斥候的汇报,曹操面色铁青道:“章县离此地不过区区二十里地,其竟敢在那落营,当真是胆大包天,显然是不将朝廷放在眼里。”

“主公!”

一旁陈宫提议道:“黄巾军中并无知兵之人,您看是否遣步骑五千,趁黄巾立足未稳,发兵奇袭,定能斩获颇丰。”


“数日前。”

程昱三人互相认识以后,张靖再度出言道:“恰逢家父病故,吾曾说过,王侯将相,宁有种乎?”

“诸君今天能共聚一堂。”

“非是吾等生来叛逆,而是刘家之汉室欺人太甚,是贪官污吏的横征暴敛,家小活下去,才使得吾等聚在一起。”

“世人骂我们是蛾贼。”

“言我们是匪类。”

“是不服教化之辈。”

“只有我们自己才知晓,心中的大义所在。”

“他们说我们仇恨朝廷,甚至是仇官,仇富!”

“那我倒要问问那些人。”

“贪官该不该仇,污吏该不该仇,刘家汉室养着一群狗官贪官,这样的朝廷,我们该不该仇,又该不该杀?”

“该仇,该杀!”

“杀尽狗官!”

“……”

诸将听了眼珠子都红了,正如主公所言,他们之所以聚在这里,绝大多数人都是活不下去,只有极少部分人,是因为黄巾的教义。

“没错,就是该仇,就是该杀!”

张靖面容如铁,语气铿锵道:“贪官污吏剥削我们,世家大族压迫我们,而我们普通百姓面朝黄土背朝天,勤勤恳恳农耕一年,连元日佳节之际,都吃不上一顿饱饭。”

“凭什么?”

“他们吃着我们种的粮食,还剥削压迫我们,凭什么?”

“他们是人,我们也是人,都是两个肩膀扛一个脑袋……”

随着张靖极具煽动性的讲话。

程昱也明白,后者的威望是从何而来。

光凭这一番话,这些黄巾将校就跟打了鸡血一般,嗷嗷叫的就要将朝廷、世家、豪强等等撕成碎片。

“世人称我们是黄巾贼寇,这是对我太平道最大的污蔑。”

张靖面色涨红,咬牙切齿道:“我们信奉黄天,信奉太平,希望建立一方没有压迫,没有剥夺的黄天之世,而黄巾只是一方帻巾,辨明你我,亦非我军大纛。”

“黄巾为世所不容。”

“那是世人对我太平道的偏见。”

“世人愚昧麻木,我们不能让世人都理解我们。”

“是以,从即日起。”

说到这里,张靖目光凶戾沉声喝道:“我军打出旗号,名曰乞活!”

“以黄底玄字,取十二章纹之米纹与粉纹,编成大纛。”

“往后我太平教众,当入乞活军。”

“刘家天下、世家、豪强不容我们,他们不给我们留活路,那我们就自己求活。”

“不给我们吃食。”

“那就杀了他们,把本就属于我们的粮食抢回来,用来救我们家人与兄弟。”

“诸君可愿随吾,于世间为苦难黔首百姓,杀得一条活路?”

“杀杀杀,愿为主公效死!”

“末将等肝脑涂地!”

“……”

黄巾诸将包括程昱听到这里,无不为张靖的言语所动容,纷纷躬身行礼抱拳。

乞活二字。

如一座大山。

压垮了他们所有侥幸,其名之悲壮,让他们恨不得杀穿这个乱世。

“诸位请起。”

张靖同样朝着诸将行礼道:“吾张玉衡,亦愿同诸君共度时艰,杀出血路,共创黄天盛世。”

“报~”

就在这个时候,一名小将快步入内,恭敬抱拳道:“启禀渠帅,肥城快马来报,兖州刺史府遣使前来拜见,并奉上粮草五千石。”

“来者何人?”

张靖闻言微微一怔,这个时候曹操派人送来粮草,弄得他情绪都有些不连贯了,好在他反应极快,才没有出什么岔子。

其他将校。

包括程昱闻言,也纷纷把目光投向传信小将,此时的他们一个个目光猩红,仿佛随时都会化身猛兽择人而噬。

“是……是……来者自称兖州刺史府军司马,荀……荀彧。”

小将哪里见过这种场面,当场就被吓得说话有些打结,身子也不由微微颤抖,大脑有些宕机。

“荀彧?”

张靖闻言目光一亮,旋即又看向程昱,只见后者也正朝他看来,显然后者也知晓来人不凡。

“待其前来卢城,将其引入偏厅,吾随后便至,在此之前,切勿让其离去。”

“喏!”

小将闻言如蒙大赦,抱拳后慌忙的离开大堂。

“司马俱。”

张靖吩咐道:“下去后,组织人手编制乞活大纛,明日寅时,大军发兵无盐。”

“末将领命!”

司马俱出列恭敬抱拳应是。

“徐和,王度!”

待司马俱离去,张靖看向另外两名将领询问道:“今我军投石车几何?”

徐和是黄巾中的老渠帅。

王度则是寒门出身,曾以东阿县丞之身响应黄巾,是黄巾中难得的有才学之人。

自张靖试验发石车以后。

发石车的制造,便交给了此二人。

“回主公。”

徐和与王度对视一眼,后者面带振奋恭敬出言道:“自您制成投石车以后,末将二人集齐工匠两千人,由一万部曲从旁协助,如今已有投石车千八百余座。”

“用时可将其拆卸。”

“至明日,投石车或将超越两千四百座。”

“我军有此利器在手,摧城下寨必将如探囊取物。”

“不错!”

张靖微微颔首,心中想着果然是人多好办事,百多万百姓,什么样的人都有,吩咐道:“待议事结束后,调八百座投石车随军,由徐和负责,率军三万带上两日口粮,即刻发往肥城,兵屯章县。”

“吾等领命!”

徐和王度二人恭敬抱拳应是。

卢县距离章县不过七十里,距离曹操所在的无盐,也不过百三十里,哪怕以投石车的沉重,行军最多也不会超过三天。

张靖开口道:“如今尚有一事,还望诸君告知下去。”

“若此役我军得胜。”

“治下百姓以及所有将士,不论老幼,孤寡,每人皆可分得良田十亩,并不收取任何苛捐杂税,如口赋,算赋,人头税等等,皆不收取。”

“并且会为跟随咱们的百姓,提供住房……”

现在虽然还没开打。

但是大饼必须画出去,只有众志成城,让百姓看到希望,才能保证人心的稳定。

“秦汉有三老,咱们也有,只待此役得胜,军中老卒便可赴任地方,可任伍长、父老、里正、三老甚至亭长等等,到时候有田有地,也能有个好的着落……”

“主公圣明!”

程昱闻言赶忙出列行礼,心中对张靖的认知又加深了一层。

“主公圣明!”

诸将闻言目光大亮,恭敬行礼齐喝,心中暗道少主和老主公果然不一样,至少老主公没有安民之法,只能带着他们四处抄掠。


“呵呵!”

张靖笑了笑,自顾朝太守府而行,喃喃道:“不得好死又如何,在这乱世,千万人之中,或有一人走得安详,我又何惧有之?”

“踏上了这条路,就不能回头。”

“也不屑回头!”

“挡了我的路,别说只是一介太守三族,哪怕是圣人九族,我也要杀!”

想通这些以后。

张靖目光一片清明,连脚步都轻快了许多。

豫州,汝南郡。

治所平舆,太守府大堂内。

一众身着官服的文武,分列而立,场中一片安静,似在等待着什么重要人物到来。

不一会儿功夫。

一名身长八尺,身着锦服,腰配美玉,面容俊郎,眼眸狭长的中年快步入内。

“吾等拜见主公!”

一众文武见来人之后,纷纷躬身行礼齐喝。

“诸位免礼,哈哈哈哈!”

来人似乎很高兴,面上的笑容没有停过,来到大堂也不上坐,而是端过主位桌案上的酒樽喝了一口。

“哈哈哈,尔等都听说了吧!”

喝了一口之后,就这样一手端着酒樽,扫了一眼众文武,含笑踱步道:“那兖州曹操,竟然败给了黄巾,不但损兵折将,连有王佐之才的荀彧,都成了黄巾的阶下之囚。”

“吾刚收到消息的时候,差点没把我袁公路笑死~哈哈哈~”

笑完后,袁术一脸自责道:“是吾错看了曹操,实乃吾之过也!”

“曹操败于黄巾,主公何错之有?”

大将纪灵目露疑惑道:“难道是主公没有看出曹操虚实?”

“不!”

袁术红光满面道:“吾没料到的是,那曹操竟然如此愚蠢!”

“以为有几个人帮他说话,他就敢去做那兖州刺史?”

“兖州有多少黄巾?”

“那可是有百万,足足有百万呐!”

“哪怕是百万头猪,让那曹操去杀,他也得杀个十年八年!”

“哈哈哈,主公言之有理!”

随着袁术说完,大堂内的氛围,瞬间就变得快活了起来。

“属下还曾听说,那曹操,竟然还妄图收降那百万黄巾,如今曹操败于黄巾之手,当真如主公所言,那曹孟德的确愚蠢至极。”

“哈哈~曹孟德此举,当为一段佳话也!”

“……”

随着一众文武纷纷出言,袁术一脸深沉道:“错了,终究是吾错了啊!”

“吾原本以为。”

“那曹操会是一时豪杰,却是没想到其如此可怕,愚蠢得可怕啊!”

“早知如此!”

“在当初诸侯会盟之际,吾就应该命左右,将那曹孟德叉出去!”

“今曹孟德惨败于黄巾之手。”

“当真是令诸侯蒙羞。”

“也幸好当初,吾不屑于盟主之位,否则如今定会羞煞欲死!”

袁术只觉浑身舒坦,继续道:“说来说去那曹孟德,也只是那庶子的一条狗而已,当真是应了那句话。”

“主公,什么话?”

纪灵脸上写满了好奇。

“远看一条狗,近看曹孟德!”

袁术淡淡的回应了一句。

“妙,妙啊,主公此言甚妙!”

“远看一条狗,近看曹孟德,的确是妙不可言,主公大才!”

“……”

“行了,还是说正事吧!”

袁术回到主位,面色也恢复过来,摆了摆手道:“今曹操败于黄巾,于我军有百利而无一弊,是以兖州战局,吾等只需厉兵秣马,观望即可。”

“只要兖州不落于曹操之手。”

“吾等便无须着急。”

“哪怕黄巾据兖州全境,吾等若要取之,举手投足间罢了。”

“不过,吾等终究是朝廷命官!”

说到这里,袁术话音一转道:“况且兖州金使君已归顺于吾,却是不好让那黄巾太过猖獗。”

“是以,吾决议!”

“来年春耕之后,便兵发兖州,助金使君取回兖州军政。”

“金尚谢过主公。”


而牢狱之中不少世家豪族的人。

在听到有吃食供应的时候,求活的紧迫感也消散了不少。

至于出仕乞活军。

他们大多数人,是打内心抵触的。

在他们看来,乞活军脱胎于黄巾太平道,是作乱的反贼草寇。

毕竟投降蛰伏。

与效命乞活,那是两码事。

不过就算如此,还是有不少人,因为各种原因,表示愿意入仕乞活,从而离开牢狱。

另外一边。

程昱离开狱房之后,并没有立马离去,而是来到了关押降将的地方。

其中关押着十余名曹军将校。

据程昱所知,其中两人威望最高。

一人名为韩浩,一人名为于禁。

两人都是在战后,将士们打扫战场的时候发现的,也就是两人命硬,才活了下来。

程昱来了以后。

将方才的一番话,几乎原封不动的说了一遍,唯一一处改变,便是不仕则死。

“贼子!”

韩浩闻言厉喝道:“想劝我韩元嗣从贼,我劝你趁早死了这条心,我韩浩出仕以来,手底下不知沾了多少贼寇之血,若一朝降贼,岂不成了天大的笑话!”

“韩将军!”

“要不降了吧?”

“韩……”

“吾于禁,愿降!”

于禁听了程昱的话后,并没有多少犹豫,他本就是寒门出身。

在从军前,也没什么出彩的地方。

原本以为能得王朗将军赏识,往后定能有一番作为,没想到王朗将军却战死沙场。

如今沦为阶下囚的他。

比任何人都明白,活着的重要性,他不更愿意就这样窝囊的死去。

“吾等愿降!”

除了韩浩以外,其他小将见于禁降了,自然也没有任何负担跟着请降。

“尔等心中可还有忠义……”

“来人!”

不待韩浩说完,程昱将其打断道:“将此人拖出去斩了,之后将其首级送往荀彧处,其尸身留下,吾自有用处!”

“喏!”

跟在程昱身边的将士,恭敬抱拳应是,随后挥手着人将韩浩带走。

“哈哈,不过一死而已!”

韩浩面色决然,狂笑道:“尔等逆贼不识天恩,待来年开春,定将尽数下来陪我,哈哈哈哈~”

“带上他们!”

程昱对韩浩的话充耳不闻,朝将士们吩咐了一句,便转身离去。

另外一边。

一名将士拧着一颗头颅,并将其扔进荀彧牢房,嘲弄道:“呐,王佐之才,又给你送新客人来了!”

“元嗣!!!”

待荀彧看清其面貌之后,不由心痛如绞面色狂变,韩浩同他一般,是军中司马,而且其人名扬诸侯,在曹操军中的地位,亦是非同寻常。

随着韩浩人头的到来。

那些原本还在踌躇的世家子弟,纷纷面色一紧,原本的侥幸也荡然无存,不少人请命离开了狱房。

牢狱外。

一处戒备森严的院落之内。

程昱端坐于屋檐下方,在两队将士的护卫下,安静的品着茶汤。

“人到得差不多了!”

见于禁和那些世家子弟入院,程昱面无表情道:“将韩浩尸身取来,将其制成吃食,送与牢狱犯人,除却荀彧之外,谁若不食,便将其制成吃食,送与他人分食。”

“咕噜!”

听到程昱的话,哪怕是乞活将士,也不由狠狠的咽了口唾沫。

“怎么?”

程昱见将士还在发呆,出言道:“可是你也饿了?”

“属下不饿!”

小将闻言慌忙否认,压下心中的不适后,恭敬道:“属下这就去办!”

作为黄巾出身的他。

自然听说过吃人的故事,可终究没有亲眼所见,没想到如今马上就要见识到了。

“是韩……”

于禁等人见一具无头尸体,被人抬进院落,便有人将其认出,刚要惊呼便紧紧的捂住了嘴巴。


“还记得当初。”

程昱起身看着尸体,淡淡道:“荀彧来吾军之际,吾主便问他,是否愿降。”

“荀彧言,食汉禄,当为汉臣!”

“吾主笑骂其迂腐!”

“言若那汉高祖刘邦,有荀彧万一之忠诚,便不会有四百年刘家之天下!”

“更笑那荀彧,不知禄从何来!”

“吾当时也心存疑惑,直到吾主言明,尔等俸禄,皆为民脂民膏,这才使吾幡然醒悟。”

“中原近数十年来。”

“天灾不断,饥荒洪涝不绝,百姓本就民不聊生。”

“可即便如此。”

“各方官吏赴任各地,依旧是盘剥百姓,更是巧立名目,将百姓口中的最后一口粮食,也伸手将其掏出来。”

“然后官吏们作威作福。”

“每日山珍海味,吃得脑满肠肥,余下的部分粮食,被送往朝廷,然后朝廷就给官吏发放俸禄。”

“官吏得了俸禄,就得为朝廷效命!”

“诸位,这便是俸禄的由来!”

“然天下百姓的苦难,有谁见到了,又有几人关心过黔首民生?”

“于是大贤良师出现了!”

“……为万民之生计,大贤良师携中原八州之百姓,撼刘氏四百年一家之王庭!”

“大贤良师是败了!”

“但吾主为其喝彩,言其无愧为王前驱。”

“……今吾主立军乞活,是为在这乱世之中,为天下百姓寻得太平,建立太平盛世,让万民再也不受剥削之苦。”

“是以。”

程昱沉声道:“吾乞活军中,并无汉禄,只有同心协力,只有勇往无前,如荀彧那般要食汉禄之人,诸位眼前之物,便是荀彧等人的吃食。”

说完,程昱似乎有些口干。

端起桌案上的茶樽,将茶汤一饮而尽。

“嗤啦~”

听完程昱的讲述,那些原本正处理着食材,还有些心悸的乞活将士,此时也不由双眼泛红,下起手来也不再犹豫。

将手中食材。

直接当成了肥猪处理,手脚也变得异常麻利。

因为程昱口中。

那些被盘剥,被压迫,被收尽粮食,给官吏当俸禄的百姓。

正是他们啊!

“汝等既已出仕乞活!”

程昱看向面色苍白,心中不安的于禁等人道:“可将狱中家眷接出,之后自有人安置,还望诸位下去后,能谨言慎行,往后同为吾军出力。”

“半个时辰后,于太守府点卯。”

说完,程昱便离开了院落。

“吾等必将谨记先生之言!”

众人闻言心中一寒,纷纷恭敬行礼应是。

到了这个时候。

他们心中的杂念全无,只想老老实实听话,能活下来才是最要紧的。

陈留郡,治所陈留。

太守府大堂内,张邈身着靛青色孺士袍服,伏在桌案处理着公务。

“主公!”

一名官吏入内,恭敬行礼道:“曹使君家眷,在夏侯渊的护卫下,如今已尽数离城。”

“哎!”

张邈闻言放下书刀,叹了口气道:“连孟德都败了,吾又该如何是好?”

曹操入主兖州。

他张邈也是点头应允,他和曹操的关系,不是主从,而是分治。

在曾经的一段时间。

曹操更是张邈的小老弟。

如今曹操兵败,甚至已经被赶出兖州,他张邈虽有八厨之名,有两万兵丁在侧,但也不能掩饰,他不通兵事的事实。

“主公。”

那名官吏闻言,迟疑道:“您看不若求援,河内王府君与汝南左将军,皆与将军交好,左将军对兖州更是垂涎已久。”

“况且朝廷的金使君亦在汝南。”

“您若求援。”

“想必王府君与左将军二人,定会领军前来,到时候陈留庇于左将军之下,也未尝不可。”

袁氏四世三公,门生故吏遍天下。

网友评论

发表评论

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