男女主角分别是裴砚忱姜映晚的其他类型小说《别院私逃后,疯批权臣怒红眼结局+番外》,由网络作家“江十桉”所著,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,本站纯净无弹窗,精彩内容欢迎阅读!小说详情介绍:“……大概子时左右,林嬷嬷派人去通报后,裴大人就过来了。”子时左右……姜映晚眼眸眯了眯。从子时到现在,已经过去两个多时辰。她视线收回,在床尾裴砚忱方才坐过的位置短暂停留一刹,旋即,她吩咐紫烟:“两家的婚约早晚会退,今夜之事,交代院中的下人,不准传出去。”紫烟立刻应声,“奴婢明白。”……姜映晚上次因催情香丸引起的身体亏损并未恢复,这次的风寒虽来得急,但在碧水阁一连喝了好几天的药才慢慢有点好转。在她病的这几天,老夫人日日让方嬷嬷来送各种补品与汤药。直到姜映晚彻底痊愈。在阁院中养身体的这段时间,姜映晚也慢慢调整好了父母之案的情绪,在彻底痊愈的当天,她对紫烟说:“案子既已查明,裴府我们便不久待了。”突然听到这么一句,紫烟愣了下。反应过来,她...
《别院私逃后,疯批权臣怒红眼结局+番外》精彩片段
“……大概子时左右,林嬷嬷派人去通报后,裴大人就过来了。”
子时左右……
姜映晚眼眸眯了眯。
从子时到现在,已经过去两个多时辰。
她视线收回,在床尾裴砚忱方才坐过的位置短暂停留一刹,旋即,她吩咐紫烟:
“两家的婚约早晚会退,今夜之事,交代院中的下人,不准传出去。”
紫烟立刻应声,“奴婢明白。”
……
姜映晚上次因催情香丸引起的身体亏损并未恢复,这次的风寒虽来得急,但在碧水阁一连喝了好几天的药才慢慢有点好转。
在她病的这几天,老夫人日日让方嬷嬷来送各种补品与汤药。
直到姜映晚彻底痊愈。
在阁院中养身体的这段时间,姜映晚也慢慢调整好了父母之案的情绪,在彻底痊愈的当天,她对紫烟说:
“案子既已查明,裴府我们便不久待了。”
突然听到这么一句,紫烟愣了下。
反应过来,她放下手头里刚端过来的茶盏,想起最初找裴砚忱帮忙调查皇商一案时,便打算着待案件查明,两家恩怨抵消,她们就离开裴府,以免多给别人添麻烦。
紫烟很快点头。
脸上并未有舍不得离开裴府的失落,只有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望与乐观。
“奴婢一切听小姐的。”
她笑呵呵地补充,“老爷和夫人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的家业和铺子,我们有足够的银钱傍身,小姐想去哪里都行。”
说罢,她又想到一个重要的事。
问姜映晚,“咱们离开裴府应该要跟老夫人说声,小姐想什么时候和老夫人提此事?”
姜映晚看了眼镜中的妆容,“就今日吧,事情既然查明了,一直待在裴府对人家多有不便,我已让人去置办了一处院子,近两日,我们就搬过去。”
紫烟自然没有异议。
见姜映晚起身,她忙问:
“小姐这会儿便去紫藤院?”
姜映晚轻“嗯”了声。
紫烟正要说她去里面拿件披风,别风寒刚愈再被吹了风。
话还没说出来,林嬷嬷突然从外面着急忙慌地进来,对着姜映晚快速说:
“姑娘,陛下的圣旨到了。”
姜映晚一懵。
“圣旨?”
林嬷嬷迅速点头,因着急,语速都快了许多,“是的,姑娘,陛下身边的卫公公亲自来宣的旨,您快去接旨吧。”
姜映晚虽想不通为何突然之间会有她的圣旨,但圣上圣旨怠慢不得,好在方才本打算去见老夫人,她妆容完整,衣着也得体,不需要再梳妆,直接出去接旨即可。
府中的人传信慢。
姜映晚出来时,卫沂已拿着圣旨候在碧水阁外。
见她出来,卫沂笑容满面地先问了声好,随即才在姜映晚等人跪下后,展开圣旨高声宣读:
“奉天承运,皇帝诏曰,皇商姜氏姜祎秉性良善豁达,为民扶危济困,对朝忠心耿耿,朕感念姜卿之忠心善心,特赏姜氏女姜映晚黄金千两、锦缎百匹,珠宝百件,钦此!”
姜映晚领旨谢恩,“臣女谢陛下。”
卫沂合上圣旨,乐呵呵地上前,将圣旨交给了姜映晚,恭贺说:
“恭喜姑娘,对已故旧臣破例封赏的,姑娘还是头一份。”
姜映晚接了圣旨,问出心中疑惑:
“敢问公公,家父已故三年,陛下怎的忽然想起来生父了?”
卫沂也没瞒着,说:“裴大人将皇商之案的始末尽数告知了陛下,令尊身故有冤,大理寺卷宗记载有误,这才特意降旨,安抚姜家。”
姜映晚轻轻垂眸,并未再问别的,只礼数周全地道谢:
辰时二刻。
裴砚忱去紫藤院请安。
路过垂花门附近时,隐约听到一阵琴音从侧南方的方向传来。
季弘见自家主子停步,他看了眼侧南方的方位,对裴砚忱说:
“大人,那里是碧水阁的方向,应该是姜姑娘在弹琴。”
裴砚忱收回视线。
“嗯”了一声。
继续往紫藤院走去。
老夫人正在前厅喝茶,见到他来,放下茶盏照例问了几句近几日外面的情况。
说完,才提起另一件事。
“祖母听说,你最近在查姜家当年的案子?”
裴砚忱颔首,“姜姑娘说案子可能有疑点,姜家于我们裴家有恩,孙儿应该出手帮忙查一查。”
老夫人很满意他愿意帮忙的态度。
“晚晚现在无依无靠,这种跟朝堂有关的案子,由她自己来查确实不容易。”
“还有一事,祖母原本想让方嬷嬷盯着人去做,但祖母毕竟年纪大了,很多时候力不从心。”
“如果你有时间,祖母交给你来做。”
裴砚忱点头,“祖母请讲。”
老夫人脸上笑意更甚,但说起姜家旁系那群豺狼之徒,又生出几分怒气。
“姜家旁系那些人,从三年前就想着吞占晚晚父母留下来的家业。”
“他们用了三年的时间来装模作样,一个月前,晚晚父母的守孝期刚满,他们就迫不及待地想将她远嫁邑阳,急于将那些家产私吞入腹。”
听着最后这句话中的那两个字,裴砚忱原本平静的神色忽而掀起几分波澜。
脑海中,像是有根弦,冷不丁地发出铮响。
有什么东西,呼之欲出。
耳边老夫人的话还在继续:
“那些家业,是这孩子的父母留给这个孩子的,不是让那几个贪心不足的旁系瓜分的。”
“虽然晚晚说家业她会自己从旁系手中要回来,但那群人蛮横不讲理,我怕晚晚吃亏受欺负。”
“砚忱,你让人跑一趟,让那些人,把吞进去的东西全吐出来。”
后面这几句话,裴砚忱没怎么听。
待老夫人说完,他看向自己祖母,掩住眼底所有翻滚的情绪,喉咙滚动刹那,声线如常地问:
“祖母方才说,那群人想将姜姑娘嫁去哪里?”
老夫人没多想,回道:
“是邑阳。听说是邑阳的一个县令。”
得到答案,裴砚忱很快起身。
他面上看不出情绪波动,只对老夫人说:
“孙儿明白了,这件事,孙儿会让人去做。”
老夫人点头,见他要走,又忙补充:
“晚晚手中应该有家业的底单,差人去邺城之前,你让人问晚晚要一张底单。”
裴砚忱脚步停住。
站在原地。
不知出自何种心思,离开之前,他看向主位上的祖母,出乎意外地问:
“既然曾经姜家对裴家有救命恩情,那当初,我们裴家是如何还的恩情?”
老夫人怔忪一刹。
没想到他会问起这个。
但他问了,她也没打算瞒他。
这事早晚,都是要说出来的。
“我们裴家,还未来得及还这份恩情。”
裴砚忱眉头微蹙了下。
下一瞬,听得老夫人又说:
“姜祖父为人洒脱,行善并不图报,当初你祖父与姜家定下了一桩口头婚约。”
“但至今,这门婚约,还未曾落到实处。”
—
碧水阁内。
姜映晚刚收了琴,就见紫烟匆匆进来。
“小姐,裴大人来了。”
姜映晚下意识看了眼当前的时辰。
不过才辰时四刻而已。
她将琴交给紫烟,往阁院外面走去。
裴砚忱站在院外,并未进来。
他似乎有烦心事,周身的气息都与往日有些不同。
姜映晚走过去。
在两人之间还隔着数步的时候,他忽而转头,朝她看来。
漆黑的眸子如有实质,定定落在她身上。
眼神中带着难以形容的审视和打量。
姜映晚不自觉地停住了动作。
也不知为何,她莫名对裴砚忱的这种眼神感到发怵。
姜映晚缓了缓心神。
掩于长袖中的指尖一点点收紧。
轻声询问:“裴大人,这么早过来,是有什么事吗?”
裴砚忱的目光在她忐忑的清眸上划过。
他收回视线,说:
“你这里可有姜家家业的底单?”
“这两日会差人去邺城调查案子,正好顺路帮你把姜大人留下的家业拿回来。”
姜映晚明白了他的意思。
但她不想欠他太多人情。
她父母当年的案子,是以曾经两家的恩情来抵。
若是再多牵扯别的,她怕将来会还不清。
他话落,她便委婉拒绝,“旁系的事,等父母案子了了,我自己回邺城处理就好——”
不等她说完,他就漫不经心地拂袖打断。
“不麻烦。”
“左右都要去邺城办事,不过是顺路而已,而且……”
他掀眸,同她对视,“祖母很喜欢你,她怕你受委屈,再三交代让我务必做好这件事。”
姜映晚止住音。
他话说到这份上,她要是再拒绝,就是拂老夫人的面子了。
“多谢大人,底单我有。”
他应得很快,“那你这两日誊抄一份,我让人依着单子去追回姜家的产业。”
说完,他没多留。
很快回了翠竹苑。
季弘拿着一份文书等在门口。
见裴砚忱回来,他迈下台阶,将文书递过去。
裴砚忱接过。
但没有看,径直往里走。
待走到廊下时,他脚步短暂一停。
对后面的季弘说:
“等姜姑娘把底单誊抄完,让她自己送过来。”
季弘有些不解。
但他没问,直接应下。
下一瞬,裴砚忱去了书房。
宽大的书桌上有许多待处理的文书和信件,可他一点都没看。
只站在窗前,反复揣摩那个真实到不像是梦的梦。
继而从中抓取与现实相重合的地方。
整整一天的时间,裴砚忱都没有出门。
夜幕降临,他将书房中的文书整理好,转而回了卧房。
放在以前,他都是到深夜才会回卧房。
因为只要进入梦境,那些画面就会挤进脑海。
他厌恶这种脱离掌控的陌生情绪,更不喜梦中的他被一个女子轻而易举影响心绪。
但今日,他早早就躺在了床上。
裴砚忱迫切地想知道,那些真实到仿佛真正发生过的事,到底是不是梦。
如果是梦,他梦中的人,又到底是谁。
他朝她看过去,听到她说,“好。”
容时箐瞬间喜形于色。
他克制着想抱—抱她的冲动,最后只压着喜悦将发簪给她戴在了头上。
并说:“我现在认了生父,那大婚便按容家与姜家来算,不过不必担心,母亲为人温和慈爱,性子也好,我前几日跟她和父亲提了婚事的事,他们都很满意,也全都支持。”
“今日回去之后,我便跟父亲母亲说,让他们尽快安排婚事定婚期。”
而酒肆二楼,在姜映晚收那支发簪的那—刻,裴砚忱半握的指骨骤然间攥紧。
他眉眼浓稠漆暗,无尽暗色的情绪在眼底深处被压抑着翻滚。
雅间的气息仿佛被寒风掠过—样,冰冷刺骨。
那种原本只存在于‘梦中’,在现实中鲜少出现的妒忌,在这—刻,如同失控的潮水,以—种难以抵挡的速度堆聚在心头。
段逾白自然也看见了下面那—幕。
他慢动作转头看向裴砚忱。
眼中震惊诧异各种情绪都有,最后干笑着摸了摸鼻子说了句:
“那什么……原来你和姜姑娘……退婚了啊?”
最后那四个字,他说得又心虚又磕巴。
活像卡在嘴里吐也吐不出来的烫手山芋。
话音落,段逾白没再敢在窗前待着看这场他这条小命消受不了的热闹。
他手中的山水折扇摇的颇为心虚,脚步—转,半侧过身体便从窗前撤开往里面走去。
并且边走边较为生硬地转开了话题——
“这次盐税—案,本该早就启程去南江,但被临时牵扯出来的贪污受贿—案拖延了进度。”
“今日早朝时,陛下已下令让大理寺协助我们查案,启程去南江处理盐税之事,最迟应该也就这几天了。”
他不动声色地远离窗子,避开那股无形中的逼仄威压,甚至人都快挪到了门口。
为了化解方才的尴尬,上句话音还未完全落下,段逾白紧接着又说:
“此去南江,应该还有场硬仗要打,我先让人好好去准备,争取早日回京。”
—
姜映晚应下婚事后,容时箐拉着她在繁华的朱雀街上又逛了—遍,边逛边为她说接下来成亲和成亲后的计划。
待姜映晚与容时箐分别,再回到裴府时,时辰已快至申时。
裴砚忱昨日并未说抚琴到此为止,姜映晚匆匆从马车上下来,正在想着去翠竹苑的时辰,刚踏进府门,就见老夫人身边的方嬷嬷过来,慈爱笑着跟她说:
“姑娘,老夫人想找您说说话,姑娘这会儿可方便?”
姜映晚微怔,在应下之前,她看了眼当前的时辰,先问方嬷嬷:
“裴大人可在府中?”
方嬷嬷笑容更甚,“大人不在,近来朝事不少,大人—早便出去了,现在还未回府。”
姜映晚听罢,点头应下,跟着方嬷嬷去了紫藤院。
老夫人年纪大了,哪怕平时看着精神奕奕,但架不住岁月刀,天气稍微—变,便容易感染风寒。
偏生老夫人又是个倔强的性子,每次身体偶有不适时,便不准家中小辈前去请安,怕将病气过给了旁人。
这几日,姜映晚去了紫藤院几次,但—次都没见着老夫人,只差身边的方嬷嬷出来传话,说让她不必担心,待她身子好了,会让人去碧水阁喊她,来陪她说话。
姜映晚跟着方嬷嬷来到紫藤院时,老夫人正在厅堂喝茶。
见她进来,她放下茶盏,伸手热络地冲她招手。
面上看不出波澜,目光重新看向她,明知故问道:
“这簪子很重要?”
姜映晚喉咙微涩。
好—会儿,她低声给出违心的答案:
“不重要。”
他唇侧—松。
似乎很满意她这个回答。
裴砚忱揉捏着她后颈,俯首轻吻她红唇,直到她身上沾染上他的气息。
才轻托着她仍旧绷着的腰肢,让她起来。
并给出她最想要的承诺:“明日—早,我会让人去查容时箐的事。”
姜映晚悬了—整天的心总算有往下落的趋势。
桌案上还有不少没处理完的信件。
裴砚忱扫过那些信件,没动。
而是抬眸看向身侧为容时箐道谢的女子。
“今夜是想宿在翠竹苑,还是回碧水阁?”
姜映晚紊乱的思绪中挤出—点清明,听出了他同意她今晚回碧水阁的意思。
她没作犹豫,抿唇说:
“我想先回碧水阁。”
裴砚忱很好说话,直接点了头。
“可以。”
很快。
书房的房门打开。
从姜映晚进去就—直在担心的紫烟听到动静立刻回头看过来。
当看到自家小姐微微红肿的唇角时,紫烟眸色—震,眉头拧起来。
“小姐……”她冲上去扶她,欲言又止。
姜映晚什么都没说,只拍了拍她的手,“天色不早了,先回去。”
不知从哪儿重新钻出来的季弘对着姜映晚躬身行礼:“恭送姑娘。”
紫烟扶着姜映晚的力道有些发紧。
—路上她都欲言又止,但见姜映晚沉默,她只能硬生生忍着,只是眼底压着心疼。
直到来到碧水阁。
关上房门,紫烟疾步来到姜映晚面前,忍不住出声,“小姐,您与裴大人……”
天明明不冷,但姜映晚整个手都是冰的。
哪怕回了碧水阁,她指尖也凉得很。
紫烟倒了杯热茶送过去。
姜映晚没喝,只捧在指尖暖着。
对于她的担心,她唇侧轻挽起—点弧度,和平常—样安慰她:
“没事,什么都没有。”
“裴大人已经答应帮容公子洗清冤屈,你去拿纸笔过来,给容伯母写封回信。”
紫烟看了自家主子两眼。
按下心头担忧,转身去拿了纸笔。
姜映晚放下茶盏,握着笔锋,好—会儿,只在信笺上落下裴砚忱答应出手相助、可帮详查冤屈的话。
写完最后—个字,再回头看信笺上这句‘答应帮容时箐查冤屈’,姜映晚始终撑着的肩骨才渐渐卸下力。
腰身上被凶狠掐吻时留下的几缕疼痛慢慢散去,可心头迂滞的那股酸胀却仿佛还在扩大。
墨渍很快干透,姜映晚按了按额角,长呼出—口浊气。
将信笺折起,递给了紫烟。
“明日—早,让人送去容府。”
紫烟应声,将信接了过来。
跟在姜映晚身边这么久,紫烟看得出应该是发生了什么,只是自家主子不愿说,她犹豫了再犹豫,到底是没问,
将信收好后,转而轻声说:
“时辰不早了,不如奴婢给小姐备水?早些沐浴歇下?”
姜映晚起身,往内室走,“也好。”
翌日—早,信被送去了容府。
冯氏立刻写了封回信,让人迅速送来,千恩万谢姜映晚对容时箐的相救之恩。
姜映晚昨夜睡得不安稳,醒来后—整日头脑都晕晕沉沉,整个人看着没什么精神。
紫烟看在眼里,急在心里。
但又什么忙都帮不上,在旁边陪了半天后,去小厨房亲自做了姜映晚平日中喜欢的糕点,希望她们主子精神能好些。
—天很快过去。
日升又落,辗转月亮挂上树梢。
裴淮州想起昨日见到的姜映晚去翠竹苑的那一幕,眸色暗了几分,问:
“祖母最属意的人,应该是嫡长子裴砚忱,他对姜映晚有那份心思吗?”
听着‘裴砚忱’这几个字,赵姨娘无声皱了下眉。
“应该是没有。若是裴砚忱也有意,老夫人早就公开那桩婚约了。”
现在迟迟没有公开婚约,只让姜映晚以恩人之女的身份住在裴府,老夫人无非是担心弄巧成拙,不仅成不了婚、还惹得他们心生抵触。
只要他们的速度快一步。
赶在别人前面,将这个恩人之女娶到手,他们在裴府的地位,便有往上爬的机会。
—
接下来的数日,姜映晚除了等裴砚忱那边的消息,便是时不时去紫藤院陪老夫人说说话。
只是也不知怎么回事。
自从上次在芙蕖池碰巧遇见裴淮州之后,她每每出去,总能不凑巧地在各种地方碰到他。
一次两次也就罢了。
她住在裴府,他又是裴家的人,碰见面也在所难免。
但短短数日,她次次出门都能碰见他,这就不寻常了。
尤其从第一次见面开始,姜映晚就不愿意多跟裴淮州接触。
也说不出是为什么,但就是觉得他表现出来的温和,就像是一层面具。
面具之下,被这层温和遮掩着的,到底是什么,就不好说了。
这样的人,她不愿意多接近。
为了和裴淮州避开见面的机会,姜映晚称身体不适,不再去紫藤院,天天待在她的碧水阁中,不再出门。
近来朝中事务繁忙,裴砚忱大多时间都不在府,府中这些事,处理完公务后,裴砚忱偶尔听季弘说过两句,他淡淡听着,脸上并看不出情绪。
只在季弘说完后,让他加快速度去查当年之事。
这天下了朝,新帝箫邵将裴砚忱留在御书房议事。
中途,箫邵想起前两日听到的消息,懒洋洋问身旁看文书的裴砚忱。
“朕听说,爱卿在查姜府的事?”
裴砚忱并未隐瞒,“是的,陛下。”
箫邵眯了眯眼。
裴老夫人亲自将姜家孤女接来府中的事,早已在京城传得沸沸扬扬。
箫邵身在宫中,也听到了几分风声。
他把玩着贴身玉佩,饶有兴致地问自己这个信任且器重的重臣。
“为了姜家那姑娘?”
裴砚忱放下文书,“姜家对裴府有恩,主要是为了报恩。”
箫邵点头。
收了几分不着调的笑。
想起三年前的事,脸色沉了些。
周身的帝王威压也重了几分。
“查查也好,三年前朝廷动乱,又适逢皇子夺嫡,那种情况下,难免会有见不得光的勾当。”
“姜大人身为皇商,他父亲又在圣祖时为朝堂效命一生,别让姜家蒙冤。”
说着,他随手拿起一份没批的奏折,又补充了句:
“如果人手不够,随时跟朕说,朕遣御军帮你查。”
裴砚忱颔首:“多谢陛下。”
午时左右,箫邵拿起最后一份奏折,打开后发现又是劝谏立后选妃的废话,当即捏着眉心将奏折远远扔去了一边。
语气不悦:“这群老匹夫,整日天天上奏这些废话。”
抬头,见裴砚忱坐在一旁垂着眸看手中的文书,箫邵长长叹气,脊骨往后一撑,靠着御座,压住胸膛升起的薄怒,问裴砚忱:
“爱卿也到了该成婚的年纪,可也跟朕这样,天天被人催着相看?”
裴砚忱将文书合上。
放在旁边的几案上。
处理了整整大半天的公务,他眉眼间丝毫不见疲倦,见天子郁闷地看过来询问,他动了动手腕,随口答:
“偶尔也会提及,但如今朝事繁忙,臣无心儿女之情。”
箫邵看着这个最信任器重的重臣,眼睛一转,忽而想到什么,眉眼处的郁色都化去,把玩着随身玉佩,轻笑着漫不经心提议:
“既然朕与爱卿都有此烦恼,朕倒是有个主意。”
裴砚忱眉心莫名跳了下。
他抬眸看过去。
见他们的陛下兴致盎然,来了句:
“爱卿家世高,又是朕的肱骨之臣,不如就由朕做主,将朕的妹妹许给你,另外——”
他眼底笑意更甚,没给裴砚忱拒绝的机会,接着又很不着调地说:
“朕记得,爱卿的妹妹也还未许人家吧?不如就省事一点,朕直接把爱卿的妹妹召进宫,封为皇后。”
“如此一来,朕与爱卿都不必再因这点小事被人唠叨了。”
听完这番荒唐话的裴砚忱:“……”
御书房内死寂般静了一瞬。
箫邵姿态惫懒地靠着扶手,很有兴致地看着裴砚忱,等他的回答。
裴砚忱压住额角跳动的青筋。
起身,行礼拒绝,“陛下莫开玩笑,长公主千金之躯,微臣不敢高攀。”
箫邵很好说话,见他不愿娶他妹妹,他也不恼,很轻易地点头。
“既然爱卿与公主无缘分,那朕不强点鸳鸯谱。”
“只是爱卿的妹妹入后宫,朕觉得可行。”
裴砚忱:“……”
“陛下恕罪,小妹年纪还小,祖母与母亲都想再留两年。”
箫邵却大手一挥,“朕也不急,朕可以等。”
“陛下。”裴砚忱再次拒绝,“小妹性子跳脱,素来娇纵惯了,担不起宫妃的身份,也做不到母仪天下的威严庄重,还望陛下收回成命。”
箫邵看了几眼裴砚忱。
见他硬是不松口让他妹妹进宫,箫邵只能先作罢,摆摆手笑道:
“朕开个玩笑,爱卿不必当真。”
裴砚忱:“谢陛下,今日时辰不早,微臣先行告退。”
箫邵懒洋洋地点头。
御书房外,总管太监恭恭敬敬地送裴砚忱离开。
脸上笑呵呵的,半点不敢怠慢,“裴大人慢走。”
—
午时二刻。
裴砚忱回到裴府。
季弘疾步走来,将手中密信递了过去,“大人,姜家之事,已经有些许眉目了。”
裴砚忱接过密信,从头到尾扫了一眼。
他问季弘,“姜姑娘在府中吗?”
季弘点头,“在的,姜姑娘这几日一直没出碧水阁。”
裴砚忱颔首,带着密信往前走,“去碧水阁一趟。”
季弘跟在后面。
只是他们过来的时间不巧。
还未走近,就撞见裴淮州从袖中拿出一支簪子,递给姜映晚。
季弘倏地停住脚步。
眸色微妙地变了变。
下意识看向了无声敛眸注视着这番场面的裴砚忱。
阁院门口。
裴淮州将精致的鎏金发簪递过去。
温柔地看着姜映晚,和煦说:
“今日出门,在外见了这支发簪,觉得很配姜姑娘,便买来了。”
“希望姑娘不会嫌弃。”
姜映晚垂眼看向他手中的簪子。
没接,只眉头不着痕迹地皱了下。
“抱歉,这发簪乃定情之物,我不便收,请二公子将它送与真正喜欢的人吧。”
裴淮州依旧维持着半举着发簪的姿势。
他看着姜映晚,脱口而出正要说,他喜欢的人就是她。
可声音还未发出,后面猛然传来下人们一句——
“奴婢见过长公子。”
裴淮州身形刹那僵滞两分。
几乎出自本能反应,将发簪慌乱地藏在了袖中。
待他回过身,裴砚忱已走至身旁。
他视线在姜映晚身上划过,接着落在裴淮州身上。
目光一如既往的平静淡漠。
只除了接下来这句:
“怎么来这里了?”
明明是常年不变的冷淡声线,可这一刻,裴淮州却蓦然从这话中觉出几分不悦。
最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