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!手机版

88小说网 > 其他类型 > 梧桐烬·蓝莲花与旧山河的殉情书结局+番外

梧桐烬·蓝莲花与旧山河的殉情书结局+番外

彤彤通通吃掉 著

其他类型连载

耳后的朱砂痣。”此刻那抹朱砂痣正在溃烂,慰安所的虱子咬出的伤口渗着脓血,她却浑不在意,只死死攥着胭脂盒发抖。暗格里的信纸被河水泡得绵软,陆子鸣的字迹晕染成蓝莲花的茎脉。沈清如躲进废弃的乌篷船里,借着舱缝漏进的月光辨认:“清如,昨夜我在鼓楼医院解剖室见到你的病历卡。佐藤用红笔圈着‘妊娠七周’,笑着说要让我亲手取出胚胎做标本……”信纸在此处裂开,裂缝里夹着根蜷曲的长发——是她被拖进慰安所那夜,日本兵用刺刀割下的。沈清如突然干呕,喉间涌上腥甜。三个月前那个雪夜,她在昏厥前咬破舌尖,用血在榻榻米上画了朵蓝莲花,却被军医揪着头发嘲笑:“支那女人连流产的血都像劣质颜料。”胭脂盒底层的夹层里,躺着张泛黄的照片。陆子鸣穿着日军军装站在慰安所门口,左...

主角:沈清如卡地亚   更新:2025-03-26 15:25:00

继续看书
分享到:

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

男女主角分别是沈清如卡地亚的其他类型小说《梧桐烬·蓝莲花与旧山河的殉情书结局+番外》,由网络作家“彤彤通通吃掉”所著,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,本站纯净无弹窗,精彩内容欢迎阅读!小说详情介绍:耳后的朱砂痣。”此刻那抹朱砂痣正在溃烂,慰安所的虱子咬出的伤口渗着脓血,她却浑不在意,只死死攥着胭脂盒发抖。暗格里的信纸被河水泡得绵软,陆子鸣的字迹晕染成蓝莲花的茎脉。沈清如躲进废弃的乌篷船里,借着舱缝漏进的月光辨认:“清如,昨夜我在鼓楼医院解剖室见到你的病历卡。佐藤用红笔圈着‘妊娠七周’,笑着说要让我亲手取出胚胎做标本……”信纸在此处裂开,裂缝里夹着根蜷曲的长发——是她被拖进慰安所那夜,日本兵用刺刀割下的。沈清如突然干呕,喉间涌上腥甜。三个月前那个雪夜,她在昏厥前咬破舌尖,用血在榻榻米上画了朵蓝莲花,却被军医揪着头发嘲笑:“支那女人连流产的血都像劣质颜料。”胭脂盒底层的夹层里,躺着张泛黄的照片。陆子鸣穿着日军军装站在慰安所门口,左...

《梧桐烬·蓝莲花与旧山河的殉情书结局+番外》精彩片段

耳后的朱砂痣。”

此刻那抹朱砂痣正在溃烂,慰安所的虱子咬出的伤口渗着脓血,她却浑不在意,只死死攥着胭脂盒发抖。

暗格里的信纸被河水泡得绵软,陆子鸣的字迹晕染成蓝莲花的茎脉。

沈清如躲进废弃的乌篷船里,借着舱缝漏进的月光辨认:“清如,昨夜我在鼓楼医院解剖室见到你的病历卡。

佐藤用红笔圈着‘妊娠七周’,笑着说要让我亲手取出胚胎做标本……”信纸在此处裂开,裂缝里夹着根蜷曲的长发——是她被拖进慰安所那夜,日本兵用刺刀割下的。

沈清如突然干呕,喉间涌上腥甜。

三个月前那个雪夜,她在昏厥前咬破舌尖,用血在榻榻米上画了朵蓝莲花,却被军医揪着头发嘲笑:“支那女人连流产的血都像劣质颜料。”

胭脂盒底层的夹层里,躺着张泛黄的照片。

陆子鸣穿着日军军装站在慰安所门口,左手攥着她送的翡翠簪子,簪头玉蝉的翅膀扎进掌心,血珠凝在翅尖。

照片背面用口红写着:“每送一个姑娘进地狱,我就在手臂刻朵蓝莲花。

如今整条胳膊已开不出新花了。”

沈清如的指尖抚过军装领口,那里别着枚染血的校徽——上海美专的青铜校徽,边缘被子弹击穿,裂痕正好截断“鸣”字的最后一笔。

河面突然飘来盏残破的莲花灯。

沈清如踉跄着追到夫子庙,灯芯里蜷着片带血的指甲——正是她被铁钳生生拔下的那片。

月光下,秦淮河浮起无数蓝莲花,每朵花蕊都立着根折断的炭笔,笔杆上刻着“愿卿常似少年时”。

她认出其中一根是陆子鸣最珍爱的德国货,民国二十六年深秋,他用这支笔在防空洞里画她的睡颜,炸弹落下的瞬间将她扑在身下,笔尖因此折成两段。

“若重来一次……”沈清如纵身跃入河中的刹那,怀中的胭脂盒突然迸裂。

三百六十五片珐琅碎片化作蓝莲花瓣,裹着她沉向河底。

漆黑的水草缠住脚踝时,她听见陆子鸣的声音混着气泡浮上来:“那年中秋,我往你的龙井茶里加了蓝莲花粉……”记忆如走马灯回旋。

民国二十五年中秋夜,兰芳戏班的《牡丹亭》唱到“生者可以死”时,陆子鸣的怀表链缠上她手腕。

后台的胭脂香里,他将蓝莲花粉撒入她的
茶盏,金丝眼镜后的眸光比月轮还亮:“这是东瀛的秘药,能让人梦见最渴望的……”她记得自己饮尽那杯茶,在戏台帷幔后与他唇齿交缠,杜丽娘的水袖拂过他们交握的手,将“死可以生”的唱词烙进骨髓。

河水灌入肺叶时,沈清如忽然笑了。

原来从初遇那刻起,他们的命数便如这蓝莲花粉,溶于水是救赎,焚于火成毒药。

最后一缕意识消散前,她摸到河底沉着块怀表,齿轮间卡着片翡翠簪子的碎玉——正是陆子鸣咽气那日,她用簪子刺穿他心脏时崩落的残片。

翌日,日本宪兵在河滩发现她的尸身。

苍白的脖颈上缠着怀表链,表盘内嵌的照片被水泡得发胀:穿学生装的陆子鸣在美专画室作画,窗外梧桐叶间漏下的光斑,恰好落在画中女子耳后的朱砂痣上。


,花瓣数量对应着炸药当量。

当日本兵的皮靴声逼近时,老顾突然扑向洞口的炸药箱,火光中传来最后的嘶吼:“带阿秀去栖霞寺!”

他的怀表在爆炸中飞溅,齿轮卡着半片染血的戏票残角。

<三个月后,沈清如在栖霞山的古刹里为母亲守灵。

老方丈递来本《金刚经》,内页夹着半片烧焦的画布——正是《金陵秋色图》残片,焦边处还能辨认出“愿卿常似少年时”的墨迹,每个字的竖钩都带着枪刺般的锋锐。

后山传来枪声,她躲在千年银杏树洞里,看见陆子鸣带着宪兵队搜查藏经阁。

他军装下摆沾着泥浆,左手刺青的婴孩脸上沾着暗红痕迹,刺青边缘延伸出的藤蔓纹路竟与老顾地图上的蓝莲花标记完全吻合。

转过年头的三月,难民车队的骡马在雨花台踩出深深蹄印。

沈清如裹着褪色的猩红斗篷,瞥见路边残破的《良友》画报——封面的巴黎铁塔已被炮火洞穿,塔尖穿透处粘着片带痣的人耳,耳垂上的红痣鲜艳欲滴。

当货轮的黑烟吞没半个江面时,那个穿日军军装的身影出现在码头,陆子鸣胸前的铭牌泛着冷光,铭牌背面用德文刻着:“实验体第七号”。

“你母亲在难民营。”

他的嗓音像生锈齿轮般刺耳。

沈清如突然发现他握枪的姿势,与三年前淞沪会战照片里抱着难民蜷缩铁轨下的弧度一模一样,而枪柄上的蓝丝带早已褪成尸布般的灰白。

江风掀起军装下摆,露出腰间熟悉的翡翠簪子——正是她去年生辰落在画室的旧物,簪头的玉蝉翅膀被暴力折断,断口处粘着半片人类指甲。

深夜的难民营飘着腐臭味,沈清如用最后的银元换来碗稀粥。

喂母亲喝粥时,突然有双手从背后捂住她口鼻。

等醒来时,她发现自己躺在日式榻榻米上,墙上挂着带血的和服,和服腰带上的蓝莲花刺绣竟是用人发绣成。

穿西装的翻译官狞笑着逼近:“陆少尉送来的礼物。”

他手中的怀表链子缠着三枚耳垂——每枚耳垂都带着石榴籽般的红痣。

沈清如摸到发簪的瞬间,纸门突然被子弹洞穿。

陆子鸣持枪冲进来,右臂绷带渗出的暗红在月光下格外刺目,绷带缝隙里露出实验编号纹身:“7-23”。

混战
正缠在她染血的脚踝上,表盘卡着半片蓝莲花花瓣。

第二封:梧桐匣中的婚书(1941年秋)沈清如蜷缩在栖霞寺的银杏树洞里,怀中紧抱着个雕花木匣。

这是她在日军慰安所的地板夹层里找到的,木匣表面布满指甲抓挠的痕迹,锁孔里塞着团带血的丝发——正是她去年被剪去的及腰青丝。

匣中躺着三样物什:半块绣着并蒂莲的盖头、染着墨渍的婚书、以及陆子鸣的怀表。

婚书上的字迹被泪水泡得浮肿,却仍能辨出“两姓联姻,一堂缔约”的工楷,落款处按着两个血指印,小的那个纹路间卡着蓝莲花花粉。

记忆如潮水倒灌。

民国二十六年的中秋夜,陆子鸣在兰芳戏班的后台将她抵在妆镜前。

他的金丝眼镜沾着后台的胭脂粉,指尖蘸着蓝莲花汁在她掌心写婚约:“等战事平了,我带你去西湖边画真正的莲花。”

镜中映着戏台帷幔,杜丽娘的水袖正拂过“良辰美景奈何天”的匾额,而他的怀表链缠在她手腕上,齿轮的咔嗒声与她的心跳渐渐重合。

木匣底层突然滑出张残破的戏票。

沈清如的指尖触到票根上的“7排7座”时,耳边炸开震耳欲聋的炮火声。

她看见陆子鸣跪在闸北的废墟里,用折断的炭笔在《血肉长城》海报背面写字。

日本兵的刺刀捅穿他右肩时,血喷在海报上的蓝莲花图案上,竟让那花苞在血泊中缓缓绽放。

当夜栖霞山起了大雾。

沈清如将木匣埋进银杏树下时,树根突然渗出蓝色的汁液。

住持说这是百年前殉情女子的血泪所化,她却尝到熟悉的苦杏仁味——与陆子鸣最后一次吻她时,唇齿间的味道一模一样。

第三封:胭脂盒里的绝笔(1945年春)秦淮河的春水裹着未化的冰碴,沈清如跪在青石码头上浣洗衣裳时,指节早已冻得发紫。

日本兵巡逻的皮靴声在巷口回荡,她将浸满血污的绷带按进河水,忽然瞥见淤泥里闪过一抹幽蓝——是个珐琅胭脂盒,盒盖上雕着半朵残缺的蓝莲花。

盒身卡在石缝里,边缘布满指甲抓挠的凹痕。

沈清如抠开湿滑的苔藓时,指尖触到熟悉的纹路:这是陆子鸣留学日本那年,在东京银座替她挑的生日礼。

彼时他隔着玻璃柜说:“这蓝莲花纹像你
本扉页的注脚,被硝烟熏成焦褐色,边缘还粘着半片梧桐叶,叶脉里藏着用显微画技法绘制的路线图。

路过新街口邮局时,沈清如看见穿中山装的男子正在焚烧信件。

火堆里飘出张未燃尽的信笺,落款是“子鸣”二字。

她趁人不备拾起残片,焦黑的边缘尚能辨认:“……若见蓝莲花开于废墟,即是我魂归处……”突然有双皮靴停在她面前,抬头看见陆子鸣正举着伞,金丝眼镜上蒙着层水雾。

“跟我来。”

他不由分说拽着她钻进黄包车。

车帘放下时,沈清如闻到他身上有股奇异的药香——后来她才知道,这是上海租界黑市流通的盘尼西林味道,玻璃药瓶的标签上印着德文字母,瓶底刻着纳粹鹰徽。

车夫七拐八绕穿过城南贫民窟,最终停在明孝陵石像路深处。

十八对石兽在暮色中沉默,子鸣突然将她按在翁仲石像背后:“从现在起,忘掉你看到的蓝莲花。”

他的怀表链子勾住她旗袍盘扣,表盖内侧贴着小照——正是耳垂带痣的墨绿旗袍少女,照片背面用红墨水写着:“代号夜莺,已清除”。

防空洞的霉味混着婴儿尿骚气,沈清如数着母亲腕间佛珠等天亮。

老人枯槁的手突然抓住她脚踝:“清如,把我埋在明孝陵的梅花树下……”话音未落,爆炸气浪掀翻洞口的沙袋。

在漫天飞舞的炭笔画稿里,沈清如看见子鸣送的《金陵秋色图》正在燃烧,画中梧桐叶化作火蝶扑向夜空,每片叶子的灰烬里都现出微型字迹:“宁碎不弯”。

“往这边走!”

穿灰布衫的老者举着煤油灯引路,沈清如认出是乌衣巷裱画店的老顾。

地道壁上渗着血水,阿秀背着昏迷的母亲踉跄前行,她布鞋底沾着的泥浆里混着金箔碎片——正是《良友》画报封面女郎的指甲残片。

转过三个弯,前方透出微光,老顾却突然僵住——地道出口处,两个日本兵正用刺刀挑开孕妇的襁褓,刺刀柄上缠着的蓝丝带与子鸣怀表链的颜色完全相同。

沈清如摸到发间的翡翠簪子,这是她最后的武器。

老顾却按住她的手,从怀里掏出个油纸包:“陆先生交代的。”

展开是张泛黄的地图,中山陵周边用红笔圈出十几个标记,每个标记旁都画着微型蓝莲花

网友评论

发表评论

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