男女主角分别是陈怡热门的其他类型小说《准考证号000000陈怡热门最新章节列表》,由网络作家“冰岛没有雪”所著,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,本站纯净无弹窗,精彩内容欢迎阅读!小说详情介绍:高考当天,我明明没有任何作弊违规,却仍被迫提前交卷,进入了神秘考点自证清白。神秘考点与世隔绝,规则森严。只有在规定时间内答题成功,才能重新回到我原本所在的考场,继续补考高考试卷。我本以为一切都是一场乌龙,可第一场考试,只因为坐在我隔壁的考生呼吸频率比平时加重了几分,诡异的系统音就毫不犹豫的将他的头颅抽干。这时我才相信,这一切都是真的。这场考试,考是命。1高考第一门刚开始,我只答了三道题,一群无脸保安我充了进来,把我带上了一辆校车。没有车牌,窗户贴满黑纸,车内没有光,只有一个冷白灯泡吊在车顶中央,晃得人头疼。除了我,还有五个学生。男的女的都有,都低着头,一言不发。我试着搭话:你们……也提前交卷了?没人理我。那一刻,空气稠得像发酵的血,...
《准考证号000000陈怡热门最新章节列表》精彩片段
封闭考场
门自己打开。
我迈进去的那一刻,手机震了一下。
一条短信:
您的准考证号已更新: 000000。请配合考试规则。
我试着打开微信,打不开。
信号满格,但所有应用都异常加载中。
我看了看四周,这里像极了我初中的校舍,一样的瓷砖墙、破掉的安全通道灯。
但每个教室门上都挂着试卷回收几个字,地板上还有用红线划出的考试走廊,像是导游线路图。
我心脏鼓动,压抑着不安。
沿着红线走,前方有个人影。
是个女老师,穿黑裙白衬衫,胸前别着监考牌。
她没有表情,眼珠像是不会转动,看都不看我,只说一句: 准考证出示。
我把手机举起,她低头僵硬的扫了一眼: 第七考场,左转第三间。
进入教室的一瞬间,我就知道这里绝对不是补考这么简单。
教室里静得不正常。
每个座位都有学生,但都低着头,一动不动,像是模型。
那张考场前排的桌子上摆着的不是时钟,而是倒计时器——倒着计时,30 分钟倒计。
这不是一场三小时的考试?我自言自语。
每科三十分钟,限时答题,规则执行。广播又响起。
紧接着黑板上浮现出一行字:
规则一: 考试期间请勿离开考位,否则将视为放弃考试资格,立即清除。
规则二: 请勿交头接耳,违者处以静默处分。
规则三: 考场内禁止任何形式的信息互换。包括肢体语言、纸条、呼吸频率暗号等。
我笑了。
呼吸频率?开什么玩笑。
然后,我右侧的考生抽了一下鼻子。
下一秒,他的头……突然塌了下去,像被踩扁的水球。
我瞳孔剧烈收缩。
不是我眼花。
他真的,头塌下去了,像是一瞬间被抽干了所有的骨骼以及脑浆。
头部塌陷后,他的身体哗地倒在地上,一动不动。地面上浮出一段黑字:
考号: 000724,违规交流行为: 疑似鼻音信号,裁定为信息交换行为,执行等级三处罚: 器官失衡。
没人尖叫,没人跑。
因为都知道,离开考位等于放弃考试资格。
我终于意识到我进的不是考场,是规则审判所。
30 分钟后,第一场试卷自动打
使用知乎或者盐言故事app搜索专属内部别名《栖迟二二九》就可以全文免费阅读了
印出来。
纸是黑的,字是白的,上面写着第一道题:
语文科目第一题: 请用一段文字描述你最近一次对自己感到羞耻的行为,要求不低于 300 字,情绪真实,文笔合理。
诡异。
我甚至觉得,这不是语文,这 TM 是忏悔录。
我手心出汗,握笔发抖。
我写下,那天我看到一个同学掉准考证,第一反应不是提醒他,而是把证踩了一脚,看他慌张地满地找。
我以为没人在意。
写完,试卷自动抽走,台上的打印机吐出一个评分表:
内容分析: 95 分,情绪分析: 82 分,文笔结构: 75 分,综合得分: 84。
广播响起: 林烬,合格。下一科将于 10 分钟后开始,请勿离座。
我盯着地上的尸体,听着秒针滴答,心跳也开始配速。
我忽然意识到,这不是考试,这是一场筛选。
筛掉什么?
筛掉撒谎的、虚伪的、胆小的、冷血的、聪明的——
或者筛掉一切没有,或者不愿意遵守规则的人?
2
我没敢起身,就那样坐着,等第二场考试。
期间没有水、没有休息,甚至连拉屎的权限都没给。
心里的不安感越来越强,甚至不知道自己即将面对什么。
可请勿离座。那行字像鬼压床一样,压在脑子里一动不动。
十分钟倒计时刚清零,广播又响起。
第二科考试即将开始,语文综合题卷。
教室灯突然一灭,接着天花板裂开一道口子,啪的一声,一份试卷直接从天花板掉到我桌上,像什么东西死在上面被甩下来。
我低头一看,黑封面,像火葬场用的骨灰盒说明书。
打开第一页,我看到标题: 阅读材料一,案例编号 A: 000301,已清除考生回顾。
正文一共五段,内容是对某个学生考试时的一次违规完整描述,连当时的心理波动都写了出来:
……他看了左侧考生一眼,产生了借题意图。0.3 秒后,他开始微幅偏头,嘴唇张合幅度为 1.2 毫米,系统监控到此动向后,于第 1.8 秒时执行静默断连处置。
我读着读着,开始出汗。
不是因为恐惧,是因为这不是小说,是逐帧播放我的神经系统。
看完
使用知乎或者盐言故事app搜索专属内部别名《栖迟二二九》就可以全文免费阅读了
,题目来了:
请指出考生违规行为的分类,分析其心理倾向,并列出三条你认为更适用于此类行为的考试规则。字数不得少于 600 字。
我脑袋嗡了一声。
这是让我在给它设计规则?
可我甚至还没有摸清这场诡异考试的规则,就要被要求设定规则
该怎么写?
我焦躁的用余光看向左侧那女生,她动作太快了,字写得密密麻麻。
一分钟后,桌子响了一声: 哔。
她的笔卡进了答题卡缝里,试卷被自动回收,黑板显示:
考号 000226,超速作答,怀疑该考生作弊,处理等级: 语言封锁。
她还在动笔,可下一秒,我就听见了一种线缝声。
她的嘴,正在被一道透明缝线缝住
她哭不出来,连眼泪都是干的。
隔壁考生像是被吓到,神色癫狂的匆忙落笔: 不公平,这不公平考试规则…对,我也能写考试规则,我要写…
他匆忙提交了答案,可下一秒,冷漠的系统音就削掉了他的双手。
考号 000312,消极考试,处理等级: 剥夺行为。
整个考场像是被划分成两个世界。
隔壁是鲜血淋漓的无声默剧,似乎连空间都被打上了黑白的色彩。
而一步之遥的其他考生却仍不得不奋笔疾书。
我想跑,可我知道,我一动就是放弃资格。
也不能应付
我如果答得太草率,系统会认为我态度不端,判我应付,给出低分;
可如果我答得太精密,它会不会认为我拥有破坏规则的逻辑能力,同样清除掉我?
怎么写?要怎么写
我埋头,下笔的每一个字都好像是在给未来的自己定刑,但又想贪婪的保留一线生机。
我认为该生违规行为属于非意图性联动观察,其本质动机仍未达成作弊行为,可判为轻度尝试倾向……
我绞尽脑汁,斟酌每一个词,感觉自己不是在写作文,是在和系统玩命。
三条自拟规则我写得尽量中庸、模糊、符合它风格:
1.考生在非语言交流无明显作答效果时,应给予一次警告;
2.系统应适度放宽非主动性交流判断,以减少误杀;
3.对初犯者建议执行成绩冻结,而非立即清除。
写完的那一刻,我心跳爆表。
试卷刷地收
使用知乎或者盐言故事app搜索专属内部别名《栖迟二二九》就可以全文免费阅读了
走,我屏住呼吸,等结果。
一分钟后,评分出来了。
内容分析: 91 分,态度评估: 88 分,逻辑结构: 90 分,风险因子: 5%。综合评估: 合格。
我长出一口气。
但广播没有停下,甚至速度快的,连喘息的时间都没有。
请继续完成语文大题二: 情感表达与结构重建。
第二份试卷自动下滑,从桌板底部弹出来,纸边沾了血。
我定睛一看,题目只个字:
请写下你母亲的死亡。
我愣住了。
我妈没死。我低声说。
系统像听见了。
试卷浮现出补充提示:
请根据潜意识回忆与预测算法,描述你母亲可能遭遇的意外死亡情景,要求:
内容真实
情绪撕裂
不得低于 800 字
如记忆不符,系统将补充。
我的手开始颤抖,心跳像有人在耳朵里打鼓。
我不自觉的揣摩,这一道题是为什么。
我写不下去,但系统开始倒计时。
5 分钟之内不写完,视为拒绝答题,清除处理。
我握紧笔,闭眼逼迫自己幻想,开始写下那个场景:
深夜两点,电话响了,我爸在电话那头大哭,说妈出了车祸……血在地上流了一米……
我写着写着,开始真哭了。
当我写到最后一行她的手机铃声还在响,却没人敢接,那滴泪砸在纸上,变成血渍。
评分很快出来:
情感模拟: 极度真实
文笔强度: 上乘
共鸣评估: 系统识别该场景已于模拟测试中出现 96 次,主角身份重合度 85%
综合评价: A
通过
广播静了三秒后响起:
林烬,表现优秀,请于下一科考试后转入独立测试组。
我不知道那意味着什么,但我知道,我这场考试才刚开始。
我低头看了一眼准考证号: 000000。
我忽然意识到,也许,这张编号不是编号。
是倒计时的起点。
3
教室的钟声响了第三次。
不是下课的铃,是一种像水滴敲铁板的声音。
叮。叮。叮。每一下都像敲在我的神经上。
第三科考试开始,科目: 数学。
广播话音落下的那一刻,整个教室突然剧烈一震。
我不是在比喻。
是真的震了。
桌椅滑动,窗户自动关闭并
使用知乎或者盐言故事app搜索专属内部别名《栖迟二二九》就可以全文免费阅读了
封死,地板发出轻微的咔哒声。
我低头看地面——瓷砖正一块块往下沉,露出钢铁结构拼接的机关网格,像在玩乐高积木。
请保持考位静止,考场将自动转入三维解构状态。广播依旧冷漠。
我双手抓住桌沿,身体下意识贴紧椅背。就在那一刻,我感觉教室在转向。
不是幻觉。教室的前墙在缓缓抬高,整个空间开始翻折。
我被掀了起来,连人带桌椅一起,滑进一个类似金属管道的滑槽中,极速下坠。
像过山车,但没人尖叫,只有我在屏息。
落地时我滚了两圈,头晕目眩。
爬起来一看,我已经不在教室了。
我在一个立方体空间中,六面墙全是镜面,只有
正前方亮着一个白色光屏。
光屏上是题目:
请在 30 分钟内,完成以下空间试题:
考场已转换为一立方体结构(12×12×12 米),你所在区域为 A 点,目标点为 B 点。请按路径示意图到达终点,步数不得少于 20 步,不得重复路径,严禁逆向回溯。
每走错一步,将触发结构自毁机制。
题目下面是一个立方体图形模型,每一格代表一块立方砖块。
我大概在底层靠边位置,终点在对角线顶端。
这不是数学卷。
这是立体几何的实战模拟杀人游戏
我试着走出第一步。
脚下砖面亮起蓝光,轻微一响: 起始点确认。
下一块砖上亮起三个方向箭头,提示我能往哪走——前方、右边、斜上。
我想了下,踩向右边。
没事,稳的。
我继续朝右,再转上,走了三步。
突然,我前面那块砖面亮起红灯: 路径无效,结构倾斜警告。
我赶紧撤步,冷汗狂出。
我开始冷静分析。
这道题限制了不能走重复、不能回溯、至少 20 步、方向受限,每走一步都有唯一安全方向,显然是个算法走位题,走得越快越容易错。
我得在现实中算清路径。
我坐下,手指在地上比划立方体网格,模拟路线,脑子里自动启动高中那套向量三维坐标模型,把我自己当成一个坐标点。
我心算得飞快。
第一步(0,0,0)到(1,0,0),第二步(2,0,1)……
第十步到达(5,4,
使用知乎或者盐言故事app搜索专属内部别名《栖迟二二九》就可以全文免费阅读了
2),继续往上,再绕过中心。
走到第十五步,我看到不远处有个考生已经踩空。
他站在中段的悬空平台上,面前没有箭头,他原地僵住了。
广播响起:
考生 000455 行进路径失效,构造计算失败,执行机制: 立方塌陷。
他低头看脚下: 不,不不,我回一步就好我……
他还没说完,脚下那块地砖突然像纸片一样碎裂,他整个人直直坠下去。
他没来得及叫一声。
我听见的只是一声嘭,然后红色喷溅在下方平台的镜墙上。
屏幕更新数据:
考生 000455,失败。错误路径超限,终端清除。
我全身发冷。
不容犯错,不容试探。
我开始用手指在地砖画模拟路线,每一步都算角度、方向、相对位移,几何题我从没学得这么拼命。
终于,在第 28 步,我抵达终点坐标(12,12,12),脚下亮起金光。
广播响起:
林烬,路线判定成功,时间 18 分 32 秒,系统评定: 优秀。
我刚松口气,下一秒平台滑开,我又被送入下一个空间。
这是阅卷间。
四面墙开始播放监控,我整个行走过程被回放,像被 360 度扫描。旁边是一个满脸褶子的考官影像,像是录像资料。
他开口了:
你有两处路径计算使用了假设选项,存在容错试探倾向。
根据系统规定,踩空判定应为 0,否则将视为策略作弊。
我心跳漏了一拍: 但我没有掉下去……
但你容许了自己可能掉下去,这本身就是违规心态。
我咬牙,压低声音: 你要的是答案,还是内心?
录像考官盯了我三秒,沉默,最后屏幕上打出一句话:
考生 000000,认知风险系数偏高,建议后续安排独立空间监控。
我问: 什么意思?
广播回了我一句:
数学科通过,林烬,已进入观察名单。
然后地面打开,我又被送下去了。
我闭上眼,感觉自己已经不是在考试,是在被筛选出一种特质。
不服从、不恐惧、不崩溃。
但我心里却涌出一个更可怕的念头:
也许,他们在找的,不是能答题的人。
是能出题的人。
这里,究竟是什么?
使用知乎或者盐言故事app搜索专属内部别名《栖迟二二九》就可以全文免费阅读了
4
落地的时候,我摔进了一个红色空间。
真的,全红。地面是红,墙是红,灯光也是红的,就像我进了个巨大血管。
广播没有预告。
这一次没倒计时,也没有试题。
只有一个声音在空气里响起,带着不容置疑的口吻:
第四科目开始: 思想政治。
本科目采用民主投票模式进行,考核核心: 判断力与群体适应性。
请各位考生于十分钟内,匿名投票选择,淘汰一人。
我脑袋嗡的一下。
不是我没听懂,是我太听懂了。
这不是考试,是猎杀。
我环顾四周。
这是一个环形投票大厅,和我一起进来的,还有十五个人。他们一个个站在独立玻璃间里,彼此能看见对方,但隔音。
头顶悬挂着透明面板,每个人面前都有一个电子投票按钮,红色,像血滴。
我刚想说话,玻璃前亮起白字提示:
规则提示: 请勿尝试交流,任何形式的表情、动作、口型将被视为操控他人意见,直接清除。
投票结束后,得票最多者将立即执行淘汰机制。
没有多余解释。
每个人只有一次机会,选一个人去死。
我站在原地,试图快速扫视每个人的表情,看起来都惊慌,但没人崩溃。
这不是第一场考试,他们已经开始麻木。
我看到一个脸很白的男生嘴唇发紫,左手不自觉地在抖;还有一个穿校服的女生,低头咬手指,一副快要哭的样子。
我认识她。
她叫陈怡,高一那年跟我一个补习班,她是个好人,真的。
我当年数学挂科,她把自己笔记借我复印,还帮我画重难点图表。
我不能选她。
但我心里知道,这不是选不选的问题,是别人会不会选她的问题。
倒计时开始。
10:00
9:59
9:58……
使用知乎或者盐言故事app搜索专属内部别名《栖迟二二九》就可以全文免费阅读了
最新评论